作者:Rick Maeda 编译:深潮TechFlow 摘要
图 1: MAS 总部 数据来源: Presto Research 1.概述随着数字资产领域的不断发展,城市国家新加坡已成为希望在亚洲建立立足点的加密企业和项目的指引。新加坡独特的监管清晰度、技术基础设施和战略位置,使其成为各种 Web3 实体的热门目的地,涵盖加密货币交易所、代币发行者、区块链基础设施提供商和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协议。 本报告作为希望将新加坡作为运营基地的加密企业家、投资者和行业内成熟玩家的综合指南。我们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加坡加密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监管环境以及在其中运营的企业的实际经验。 新加坡对加密监管的方式以在促进创新和降低风险之间保持精细平衡为特征。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作为主要金融监管机构,建立了一个明确的监管框架,同时保持对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资产快速变化特性的灵活性。本报告概述了包括 MAS 和新加坡金融科技协会在内的关键机构的职能,以及它们对加密行业不同领域的影响。 我们探讨了包括交易所、支付服务提供商、代币发行者、加密基金、保管人、场外交易 (OTC) 桌、区块链基础设施提供商、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协议、NFT 平台以及稳定币发行者在内的一系列加密相关企业的许可要求和监管考虑。我们的分析突出了新加坡监管机构采取的细致方式,说明了不同类型的数字资产和服务如何在现有框架下进行分类和监管,如支付服务法 (Payment Services Act, PSA) 和证券与期货法 (Securities and Futures Act, SFA)。 为了提供新加坡加密生态系统的全面视角,本报告纳入了来自该城市国家的成熟加密参与者的观点和经验。通过访谈和案例研究,我们探讨了在新加坡运营加密业务的实际情况,包括获取必要许可证的步骤、应对合规要求、获得银行服务,以及利用新加坡作为通往更广泛亚洲市场的桥梁。 通过将监管分析与实际视角相结合,本报告旨在为读者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见解,帮助他们在新加坡建立或扩展加密业务时做出明智的选择。随着全球加密市场的不断变化,理解新加坡作为创新与监管的交汇点的加密中心的独特地位,对于任何希望利用这一动态市场所提供的机会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2.监管机构及其职能新加坡健全和前瞻性的监管框架在吸引 Web3 创始人、协议、对冲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城市国家对数字资产和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在于创新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平衡。两个主要监管机构负责监管加密和区块链领域: (1)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是新加坡的中央银行和综合金融监管机构。其职责包括:
MAS 一直积极与行业沟通,定期更新其监管框架,以应对 Web3 领域中出现的风险和机会。 (2) 会计与企业监管局 (ACRA)ACRA 尽管不专门针对 Web3,但在实体成立和企业合规方面仍然相关:
(3) 其他相关组织
这些实体之间的互动创造了一个全面的生态系统,支持 Web3 创新,同时保持新加坡在监管透明度和金融稳定性方面的声誉。这种平衡的方法使新加坡成为 Web3 创始人和企业的首选辖区。 图 2: Presto Labs 的新加坡办公室 来源: Presto Labs 3.各类加密业务所需的规则和许可证类型涉及 Web3/加密货币行业的实体存在多种许可要求——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一些类型的业务及其相关许可证。 (1) 支付服务提供商(包括数字支付代币交易所):
(2) 代币发行者
(3) 加密基金
(4) 加密货币保管机构
(5) 场外交易台
(6) 区块链基础设施提供商
(7) DeFi 协议
(8) NFT 平台
(9) 稳定币发行者
其他关键考虑事项
4. 超越监管因素:新加坡为何在 Web3 领域依然具有吸引力正如上述章节所探讨的,监管环境相对完善,为广泛的加密行业参与者提供了清晰的指引。但新加坡的优势不仅如此:作为外籍中心的悠久声誉、世界一流的教育体系、国家的安全性、家庭友好的基础设施,以及其战略位置,这些都是非加密行业的因素,使得这个城市国家成为创始人的理想基地。我们将听取两位创始人关于他们选择在新加坡设立公司的决定 Alex Svanevik, Nansen Nansen 是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领先链上分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Alex Svanevik 讲述了他选择在新加坡设立公司的原因: 新加坡是东西方交融之地,是私营部门与公共部门交汇之处,也是金融与科技结合的地方。它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国家之一,几十年来(直到相对最近)一直以“创始人模式”运作——由李光耀领导。如今,仍由世界上最有能力的政府治理。基于这些原因,我认为这里是开展业务的理想之地。 这种拥抱全球人才的理念一直是新加坡经济战略的基石,显著增强了对企业家和企业的吸引力,包括 Web3 领域的企业。 新加坡作为商业中心的吸引力不仅仅是传闻。来自新加坡会计与企业监管局 (ACRA) 的数据显示,公司注册数量稳步增长(图 3),而来自人力部 (MoM) 的数据则显示后疫情时期就业准证 (EP) 的增长出现了反弹(图 4): 图 3:新加坡注册企业数量持续增长 来源:来自 data.gov.sg 的 ACRA 数据 图 4:尽管在新冠疫情期间就业准证 (EP) 数量有所下降,但反弹势头强劲 来源:人力部 (Ministry of Manpower) Hassen Naas, Laevitas Laevitas 是一家专门从事加密衍生品的量化分析公司。Hassen 作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提供了独特的见解,因为他将公司的总部迁至新加坡。 将公司总部迁移的决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尤其对于 Web3 领域的公司来说,因为在许多司法管辖区,该行业常常受到一定的怀疑。我认为,这种自我强化的动态持续加强新加坡作为创业科技(现在也是 Web3)中心的地位:企业因清晰的法规、优越的生活条件、蓬勃发展的金融和技术行业、高素质的人才库以及税收等优点而迁至此地,这促使监管机构和政府提供更清晰的监管和商业框架。这反过来又激励更多企业在新加坡落户,从而促使监管者进一步改善。 新加坡拥有一个庞大的企业和基金网络,包括加密和传统企业,自从我们迁到这里以来,我们体验到了所有预期的好处,甚至超出预期。随着许多新进展在筹备中,例如市场结构变化、订单簿失衡和时间加权平均价格 (TWAP) 的警报系统,我们很高兴能够自豪地继续在新加坡开展业务。 这并不令人意外,Hassen 提到的支持性监管环境导致了加密货币的高采纳率。根据投资移民咨询公司 Henley & Partners 最近的报告,新加坡在全球加密货币采纳方面位居首位(图 5)。Henley 强调了强有力的监管环境、创新与技术,以及良好的监管环境是使这个城市国家在 2024 年榜单中名列前茅的关键因素。 图 5:新加坡在整体加密货币采纳中领先 来源:Henley & Partners 5. 总结新加坡作为亚洲领先的加密货币中心不是偶然的结果。这个城市国家精心营造了一个创新与监管相平衡的环境,为 Web3 企业的良好发展创造了条件。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提供的清晰监管框架,加上新加坡的战略位置、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和支持商业的政策,继续吸引全球的创始人和公司。 随着加密行业的发展,新加坡灵活的监管方式有助于其保持竞争优势。行业领袖如 Alex Svanevik 和 Hassen Naas 的见证强调了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运营的切实好处。尽管仍面临挑战,特别是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新兴领域,但新加坡良好的业绩记录表明,它将继续完善其方法,平衡创新与谨慎的风险管理。 对于企业家和成熟的行业参与者来说,新加坡提供了东西方影响、金融智慧和技术能力的独特结合。随着全球加密货币格局的持续变化,新加坡作为 Web3 领域稳定性和创新的灯塔的角色似乎将更加重要。 |